各县、市、区党委(党工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审计局,局机关各科(室),市投资审计中心:
《许昌市“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已经市委审计委员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许昌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许昌市审计局
2021年10月18日
许昌市“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家和河南省“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许昌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安排部署,结合许昌市审计工作实际,制定许昌市“十四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发展环境和指导思想
做好“十四五”时期许昌市审计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审计工作面临的发展环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必须准确把握新时代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明确审计工作指导思想,制定审计目标任务,找准工作着力点发力点,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审计领域重大工作,为审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市紧紧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在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双循环通道枢纽、城乡融合发展等八个方面走在前列的目标任务。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全市审计工作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全面做好“十四五”时期审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国内环境对审计工作提出新挑战。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十四五”时期,我市正处于发展优势巩固强化、动能转换加速突破、治理能力系统提升的重要阶段,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依然繁重。全市审计机关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开创我市审计工作新局面。
——新时代赋予审计工作新职责新使命。审计工作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必须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党的十九大作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决定,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我市和县党委(党工委)建立审计委员会,健全党中央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全市审计机关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新特点、新使命、新部署、新要求,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审计制度,更好担负起新职责新使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
——全市审计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十三五”时期,全市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围绕我市“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六稳”“六保”、三大攻坚战等工作,坚持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累计实施审计项目(或审计调查)2305个,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35.34亿元,移送问题线索192起、涉及213人,提出审计意见建议2843条,被采纳2440条,为促进重大政策措施落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廉政建设等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市审计工作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审计职责职能更加强化,审计管理方式更加创新,审计质效作用更加优化,为开启“十四五”审计工作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与不足。审计运行体制机制与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审计职能作用发挥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仍有差距;审计质效有待提高,审计成果运用层次和水平有待提升;主责主业聚焦不够,审计全覆盖的质量和水平需要提高;审计工作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不能完全适应审计事业发展需要;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组织方式需要进一步优化;一体推进揭示查处问题、促进规范管理等仍有差距。全市审计机关要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担当作为,认真研究谋划,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国和全省审计工作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切实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加强审计工作统筹,加大审计创新力度,强化机关自身建设,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全市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绚丽篇章增添许昌光彩提供监督服务保障。
三、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把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在党的领导下谋划和开展审计工作,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握政治大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为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监督保障作用。
——坚持依法审计、客观公正。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始终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聚焦主责主业,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开展审计工作,依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行使审计监督权。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始终做到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全面辩证地看待审计发现的问题,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实事求是、客观审慎作出审计评价和结论。
——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发展。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扣改革发展目标任务,推进审计理念、思路、方法、制度、机制创新,及时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坚持用改革的视角发现问题,以改革的思路推动解决问题,做到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把促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共同富裕作为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促进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审计工作“一盘棋”谋划和推进,强化党委审计委员会对本地区审计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强化审计工作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盘活用好审计资源,优化审计组织方式。搞好协调沟通,提高监督协同效能,推动审计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各类监督贯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
四、主要目标
按照国家和河南省、许昌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审计工作实际,明确以下主要目标。
——健全集中统一的审计工作体制机制。构建上下贯通、协调一致、执行有力的审计组织管理体系。健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审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完善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对下级党委审计委员会领导机制,建立健全党委审计委员会关于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
——着力构建全面覆盖的审计工作格局。建立完善与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制度机制,统筹全市审计力量,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审计监督体系,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资金运用到哪里、公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实现审计全覆盖纵向与横向相统一、有形与有效相统一、数量与质量相统一,构建全视角、点面结合式新格局。
——推动形成权威高效的审计工作运行机制。坚持依法审计,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审计法等法律法规,健全完善规范高效的审计工作运行机制。强化质量意识,用事实说话,用证据作支撑,维护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形成整改联动格局。构建审计计划、组织实施、复核审理、督促整改等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审计工作机制。注重质量与效率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审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推行现代化综合审计管理模式。坚持系统观念,健全完善审计项目管理制度,统筹协调审计项目实施,实现由单个项目审计向多项目联动审计转变、由单次审计向单次与跟踪审计相结合转变、由事后审计向事后与事中审计相结合转变,由单点审计向单点与系统审计相结合转变,促进提高审计工作科学化水平。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引导全市审计干部强化理论武装,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突出政治标准选拔任用审计干部。秉持审计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做到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加强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提升专业能力,培育专业精神,努力建设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五、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加快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总目标要求,聚焦重大战略推进,聚焦重大政策落实,聚焦重大任务攻坚,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完成提供保障。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培育经济新增长极,密切关注推动“双循环”、加快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等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密切关注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郑许一体化和先进制造业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情况,助力示范引领高地建设;密切关注扩大内需、乡村振兴、产业优化升级等战略实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深化改革开放。围绕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密切关注国资国企改革和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促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密切关注财政、税收、金融等领域改革,推动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密切关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和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建设,促进内陆开放优势不断增强。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围绕构建绿色高效产业、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等政策措施实施,促进加快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密切关注蓝天、碧水、净土等环境污染防治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密切关注“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碳排放达峰等实施情况,促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促进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密切关注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农业农村等民生领域重大惠民利民政策落实及相关民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及时反映影响民生政策普惠性、基础性和兜底性的体制机制问题,推动各项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实处,促进公共资源、公共资产、公共服务公平合理分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促进提升治理能力建设。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密切关注相关领域制度执行情况,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密切关注法治政府建设情况,促进规范权力运行,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制度建设;密切关注经济社会运行的各类风险隐患,促进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
第二部分 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做好“十四五”时期许昌市审计工作,必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切实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六、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促进政令畅通为目标,持续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融入全覆盖全链条跟踪审计工作格局。按照审计署、省审计厅关于构建政策落实全覆盖全链条跟踪审计机制的要求,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决策部署,顺着政策落实的全链条、各环节开展跟踪审计,加强总体分析,全面掌握政策落实中各利益攸关方的意见建议。市级审计机关对县(市、区)要有一定的抽审面,客观反映政策落实的实际效果。
——推进政策跟踪审计与各专业审计有效对接。发挥政策跟踪审计牵头抓总作用,注意与各专业审计搞好协调配合。一个方面的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内容原则上列为一个项目,安排各专业审计职能部门分别实施。各专业审计职能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制定的重大政策措施进行有效对接,每年选择若干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政策措施,集中力量开展专项审计工作,发挥专业优势,确保审深审透。
——发挥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职能作用。市级审计机关要全面抓好政策落实跟踪审计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综合汇总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结果,反映重要审计情况。县(市、区)审计机关重在审计实施,掌握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揭示政策落实中的突出问题。各级审计机关要明确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定位,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的揭示力度,及时发出预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维护人民利益。改进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持续开展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强化审计成果运用,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职能作用。
七、财政审计
以增强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推进预算和财税规范管理、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为目标,建立健全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审计。
——财政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围绕财政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每年对各级政府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根据审计署、省审计厅统一部署,开展税收征管情况审计。重点关注预算收入统筹、预算支出管理和财政支出标准化推进、预算编制的合规性和完整性、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建设及实施、政府及部门管理的各类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等情况,促进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部门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围绕部门预算的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重点关注预算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以及财经法纪执行等情况,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5年内至少审计1次,对重点部门和单位每年安排审计,深入揭示预算执行中各类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问题,促进各预算单位规范管理,增强预算约束。
——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审计。以优化财政资金配置与使用为目的,围绕财政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把绩效审计理念贯穿到审计全过程各环节,重点加强对乡村振兴、社会保障、就业、教育、环保等民生领域资金和项目,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工程,以及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等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情况的审计监督,促进财政资金规范管理、高效使用。同时加强财政、审计协作配合、沟通衔接,建立指标商议、结果共用、整改共促机制,协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政策措施落实。
——政府债务管理情况审计。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部署,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隐性债务化解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绩效等情况,促进各级政府稳妥化解存量、有效遏制增量、提高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绩效,促进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八、科技文化审计
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打造文化高地等重大战略实施为目标,加强对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领域专项资金和项目审计。
——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围绕创新驱动高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能级创新平台锻造、创新型企业培育以及科技体制改革,关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资金和科技重大专项引导基金使用情况,促进科技创新资金有效使用、重大科技攻关有效实施、科研项目管理持续完善。
——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体系建设情况审计。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国有文化企业发展、三国文化品牌保护、书香许昌建设等政策措施的落实,重点关注文化事业发展资金、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金、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推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九、农业农村审计
以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为目标,加强对农业农村相关专项资金、项目和政策落实情况审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审计。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全面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审计,重点关注规划制定、资金安排、人才保障等情况,推动建立解决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推动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和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
——保障粮食安全等涉农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总目标、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任务落实,突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等政策落实,加大对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审计力度,重点关注农业农村政策措施落实、各类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种质资源和耕地保护情况,促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公共投资审计
以稳投资、补短板、促发展,推动落实“十四五”重大投资项目为目标,加强对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重大工程项目审计,持续开展重大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重点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公共工程进行审计。
——区域发展战略实施情况审计。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三大国家战略实施,重点关注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现代产业聚集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区域发展战略实施、资源配置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等情况,促进区域规划有效落实,推动经济协调发展。
——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审计。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郑许一体化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四五”目标任务,开展重大公共工程项目预算执行、决算和建设运营情况审计,重点关注项目规划、投资审批、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工程招标投标、资金管理使用和工程质量管理等重点环节,以及投资项目规划布局、投向结构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等情况,促进规范管理、提高投资绩效水平。
十一、民生审计
以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和教育领域相关改革政策和“十四五”规划落实落地,增强基本民生兜底性,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目标,加强对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卫生健康等重点民生资金、项目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
——就业优先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围绕减负、稳岗、扩就业等相关政策措施落实,重点关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帮扶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推动落实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促进提高就业补助资金使用效益,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围绕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政策落实,重点关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以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相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促进防范化解基金管理风险,推动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省级统筹,促进社会保险可持续发展。
——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兜底保障政策落实和资金使用情况审计。围绕基本民生兜底政策措施落实,重点关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贫困边缘人口社会救助等制度政策落实情况,以及儿童福利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重点社会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揭示和查处资金申请、审核、分配、使用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到位。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和改革推进情况审计。围绕保障性住房政策目标任务的落实落地,重点关注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公积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住房保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以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资金使用情况,推动中央和省市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促进健全完善住房保障市场体系建设。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改革推进情况审计。围绕教育领域改革政策措施实施,重点关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改革等相关政策落实情况,推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和改革推进情况审计。围绕健康中国战略贯彻落实,重点关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等方面资金投入管理使用情况,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分级诊疗体系等建设情况,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民生实事推进落实情况,促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医疗资源有效配置,推动健康许昌行动有效实施。
十二、资源环境审计
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助力美丽许昌建设为目标,健全完善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深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资金、项目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探索建立审计监督与环保督察、自然资源督察协调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资源环境专项资金审计。围绕绿色低碳发展,重点关注各级财政安排的生态环保、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等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治理、产业绿色发展等项目实施情况,促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推动形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促进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围绕我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重点关注碳排放碳达峰行动推进、绿色发展政策体系构建、“绿色生态”约束性指标完成、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生态安全和环境风险防控等情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围绕中央关于加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决策部署,重点关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碳达峰碳中和、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大任务落实情况,加快建立健全审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促进领导干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
十三、国有企业审计
以推动国资国企深化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为目标,加强对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以及金融和国有资本监管部门的审计。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审计。围绕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重点关注法人治理结构、国有资本投资收益、资产处置、风险防控等情况,促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实现稳健经营以及国有资产(资本)保值增值。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情况审计。围绕统筹发展与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持续关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以及跨机构、跨市场的风险状况,促进健全系统性风险防控、预警、处置、问责的制度体系,维护金融市场健康平稳运行。
——金融服务实体和地方经济情况审计。围绕金融服务实体和地方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关注地方金融企业回归本源、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小微民营企业、服务当地基层社区等政策落实情况,推动实现金融体系服务“六稳”“六保”任务。
——国有企业改革情况审计。围绕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任务落实,重点关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情况、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体制等重点领域政策措施的具体部署、执行情况以及实际效果。关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与实体产业融合情况。推动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建设。
十四、经济责任审计
以强化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目标,加强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促进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经济责任落实。
——科学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有关规定要求,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依法依规确定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范围,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分类标准,健全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数据库,按照“突出重点、任中为主、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原则,统筹安排审计计划,科学组织审计实施,努力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围绕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经济责任落实,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级次、不同地区(部门、单位)领导干部的履职特点,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审计重点,重点关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本地区(部门、单位)重要发展规划制定、执行和效果情况,重大经济决策,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运行风险防范,以及在经济活动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遵守廉洁从政(从业)有关规定情况。
——准确界定责任和规范审计评价。以查清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准绳,在审计职权范围内,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评价。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考虑历史情况,着眼长远发展,准确界定责任,力求审计结论客观公正、问题处理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创新,支持担当作为。
——推动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加强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健全完善联合反馈审计结果、联合督查审计整改等工作机制,推动形成监督合力。及时向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反馈审计情况、提出整改要求,并跟踪开展整改情况督查,切实推动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
十五、内部审计指导和监督
以推动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提升内部审计监督效能,发挥内部审计在服务经济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为目标,促进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工作制度机制,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推动健全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机制。建立与行业主管部门协调机制,推进分行业、分层次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促进加快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推动加快建立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制度,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
——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加强和规范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依法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完善内部审计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的考核机制,因地制宜开展内部审计监督检查工作,切实推动内部审计科学有效发展。
——推进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构建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内部审计培训体系,促进加强内部审计人才培养,完善内部审计人才数据库建设,统筹协调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国家审计工作,总结推广内部审计工作先进经验和创新工作成效。
十六、全面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督促落实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有效整改,巩固和拓展审计整改效果为目标,坚持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加强审计整改督促落实,扎实做好审计“后半篇文章”,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建设性作用。
——强化审计整改责任落实。发挥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督促落实作用,及时研究审计查出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并督促落实。督促被审计单位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强化主管部门对其管辖行业领域的监督管理责任。审计机关要及时组织审计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检查,关注以前年度审计整改情况,重点核实整改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敷衍整改、虚假整改。推进审计监督与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有机结合,形成监督合力。
——完善审计整改工作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对账销号机制,对审计查出问题逐项逐条落实整改。推动“边审边改”,力争做到即审即改、立行立改、审改结合,提高整改工作时效。加强审计整改工作信息化建设,网上追踪与现场检查相结合,切实推动提升审计整改实效,达到堵塞漏洞、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效果。
——推动深化审计整改结果运用。坚持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的工作要求,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联动,推动将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使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健全完善审计整改约谈和责任追究机制,对拒不整改、推诿整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审计机关可提出处理意见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提请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或主管部门研究处理。
第三部分 强化落实的保障措施
做好“十四五”时期许昌市审计工作,必须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科技强审,全面加强审计管理,锻造审计队伍,提升审计专业素质,为全面落实规划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十七、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加强审计机关党的建设、机关建设和各项制度建设,确保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健全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运行机制。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加强对本地区审计工作的领导,立足区域发展战略和本地区实际,研究解决审计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强化督促落实机制。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加强对下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要认真履职尽责,加强研究谋划、沟通协调、服务保障、督察督办,确保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完善推动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及时传达贯彻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措施。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要建立健全审计监督重大事项督察督办制度,建立定期“回头看”和报告、通报、问责等制度。加大督察督办力度。
——严格执行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对重要审计情况、重要审计报告、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其处理意见等,审计机关要首先向本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经批准后再按法定程序办理。下级党委审计委员会重大事项要向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对请示报告工作负总责。制定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清单,明确请示报告事项和办理程序,实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责任追究制度。
十八、全面加强审计业务管理
加大审计业务管理创新力度,结合审计工作,在盘活用好审计资源上下功夫、挖潜力,在优化审计组织方式上重创新、求实效,统筹组织好全市审计工作,大力提升审计工作质效水平。
——创新审计理念与思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系统深入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部署的出台背景、战略意图、改革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政治性、前瞻性、创造性。切实转变审计工作思路,既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注重研究解决问题,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强化审计理论研究和信息化运用水平,推动审计理论、审计实践和审计制度不断创新。
——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结合具体审计项目的特征和要求,综合运用上审下、交叉审、同级审、协同联审等审计组织方式,对涉及全局的较大审计项目,统一调度兵力打好决战;对急难险重的任务,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歼灭战;对党委政府临时交办、时效性强的任务,快速集合兵力打好闪击战;对历史遗留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坚守阵地打好持久战,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优化审计流程管理。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实现年度计划和五年规划有机衔接。建立中长期审计项目库,原则上每年确定的审计项目应在中长期审计项目库中筛选确定。在开展试审或审前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加强审计项目过程控制,适时掌控审计项目进展进度,进一步规范延伸审计或调查行为。提高复核审理效率,更好服务审计业务开展。
——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严格落实审计质量全员、全过程管理要求,加强审计质量过程控制、环节管控,建立适应信息化要求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切实防范审计风险。落实落细各专业领域的审计指南。明确优秀审计项目标准,组织优秀审计项目案例学习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对审计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检查,健全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严格落实质量控制责任。
——强化全市审计工作统筹。加强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上级审计机关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的统筹和管理,优化审计组织方式,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的工作考核和干部管理,推动构建全市审计工作“一盘棋”格局。
——健全审计结果共享机制。建立健全审计机关之间、审计机关与其他执纪执法部门之间的审计结果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审计结果跨年度、跨地域、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分析,总结提炼普遍性、规律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意见建议。强化与其他执纪执法机关、监督部门和主管部门沟通协作,健全完善、严格落实问题线索移送处理和问题转送处理机制。
十九、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要求,加强审计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全面提升审计干部能力素质,锻造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持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推动机关党建与审计业务融合发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正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大力弘扬和践行审计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精神的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审计干部对党忠诚,大力倡导尊重法律、崇尚法治、文明审计,保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审慎下结论的工作立场;践行脚踏实地、扎实苦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服务人民的精神,始终保持对审计事业的追求、对审计职业的操守,当好国家财产“看门人”、经济安全“守护者”。
——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加强学习型审计机关建设,构建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干部素质培养体系,持续提升审计专业素养。创新学习培训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审计讲坛、计算机审计方法培训班等平台载体作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信息化能力培训,促进强化大数据意识和思维能力。坚持把实践作为锻炼提升审计专业能力的“第一跑道”,提高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的能力,通过以审代训等途径,强化培训效果。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完善审计干部在系统内外交流机制。
——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严格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按规定条件、程序开展干部考核、选拔、聘任等工作,严把审计干部队伍入口关。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推动落实有为有位、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年度考核工作体系,注重在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落实和完善精准考核、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加强审计理论研究。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选择审计领域重点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开展审计研究工作,推进审计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审计工作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十、坚持科技强审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审的要求,加大审计数据收集分析力度,建设数据分析室,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机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工作,促进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提升信息化支撑业务能力。按照审计署、省审计厅的统一部署,推进以“大数据”为核心的金审工程三期建设,通过网络接入使用省级审计大数据中心和审计专有云平台,建设基于国产化的在线联网实时审计系统,利用现有电子政务外网资源,逐步建成覆盖全市的审计联网系统。搭建被审计单位信息管理平台,市级审计机关建设数据分析室,有条件的县级审计机关参照建设。力争到 2022 年底,实现市级审计机关与省审计厅数据分析网联通,逐步推进与县级审计机关互联互通。加大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力度,提升安全防御能力,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
——提升审计数据管理水平。依托省级被审计单位管理平台,建立健全数据资源动态跟踪、及时更新的长效机制,建立并持续更新数据资源目录。按照分行业分主题的数据标准、规范体系,推动全市审计机关数据采集、管理和使用,为审计全覆盖打好数据资源基础。建立健全数据采集和定期报送机制,推动实现数据应采尽采。健全完善数据集中管理制度规范,严格执行数据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分级、分类数据授权使用制度。严格依规开展数据分析工作,严控数据输出,保障数据安全。逐步提高市级审计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推进审计业务电子数据向省级集中。
——加强数据资源分析利用。利用政府数据平台,扎实开展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单位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提高利用数据分析手段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促进实现审计工作从现场审计为主向后台数据分析与现场审计并重转变。在一定范围内发布更新数据资源目录和数据分析模型,加强审计机关内部数据共享共用。
二十一、提高依法审计的能力和水平
以保障全市审计机关依法全面履行新时代审计监督职责、提高审计质量为目标,健全完善审计工作规章制度,规范审计权力运行,努力提高审计机关依法全面履行审计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完善依法审计制度保障体系。全面做好审计法律法规规章修订后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依据审计法律法规规章,结合工作实际需要,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制度,健全审计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审计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和备案审查工作。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促进审计人员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服务型审计机关建设。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全面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审计结果公开。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工作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等情形外,审计结果要依照法定程序向社会公开。适时开展审计结果公开风险评估,做好对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加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公告力度,接受社会公众舆论监督。
——强化审计业务工作监督。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健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机制。加强审计人员法治教育培训,提高审计人员法治素养和法治思维能力。强化依法审计工作的考核评价和督促检查,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觉接受纪检监察、依法行政及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各方面监督。
二十二、强化规划实施的措施保障
各级审计机关要积极主动向本级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审计工作和发现的重大问题,争取对审计工作的更大关心和支持。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加强对本地区审计工作的领导,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支持配合审计工作的开展。凡是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的部门和单位,凡是行使公共权力、履行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都要依法自觉接受审计监督,认真做好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建立健全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全市审计机关要明确实施本规划的主体责任,细化落实规划任务,按年度分解工作目标,合理确定工作重点,及时总结推广规划实施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营造推动规划落实的良好氛围。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市审计局要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效果评估工作,确保本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