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动态
“业审融合 数据先行”推进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升级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3-02-20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近日,市审计局围绕审计工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目标,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深化数据应用,加速构建“业审融合、数据先行”数据审计平台,推动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审计研究成果和审计工作成效,促进地方经济金融秩序稳定,充分发挥审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经济卫士”的作用。

一是把握发展机遇,坚持守正创新,构建“业审融合、数据先行”数字化审计新模式。面对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市审计局认清大局大势、强化政治担当、上下协同发力,建立了“业务主导、技术统筹、协力推进”的信息化工作新机制,初步形成了数据治理组织体系,为推动数据资源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为“业审融合、数据先行”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是优化系统功能,着力提升审计管理水平。加强审计业务标准化管理,依据审计工作方案,对审计项目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和再造,实现了审计项目全流程管控,加强数据分类采集,做足做实审前调查。2022年,在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中,审计内容以主要经营业务为主线,包括存款、贷款、同业、自营投资等表内业务,以及理财、资产托管、委托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同时涵盖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等事项实施审计。针对商业银行业务数据海量、信息化程度高等特点,市审计局组建数据分析团队,结合商业银行业务特点和数据系统情况,采集基础资料、客户资料、会计核算数据等,搭建商业银行系统数据集中分析平台。除集中分析省审计厅转发的疑点外,还加强与财政供养人员信息、工商登记信息等相关外部数据的关联分析,挖掘数据资源价值,提升数据使用水平,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在商业银行审计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三是强化数据应用,着力提升审计监督成效。根据分析的疑点数据,分工核实,通过大数据精准定位,高效精准地识别风险点,发现商业银行存在严重偏离支农支小金融服务主业、隐瞒不良贷款、违规核销贷款、抵债资产管理不善,未办理过户登记也未及时处置变现、对公职人员贷款清收不力、私设“账外账”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确保问题整改落实落地。(撰稿人:张帆 审核人:王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