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县审计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派驻村第一书记高振国同志工作纪实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1-05-13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禹州市苌庄镇杨圪塔村位于镇西南2公里处,下辖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全村4892272人,耕地面积3500亩。村两委班子6人,支部3人,村委5人(其中交叉任职2人),现有党员56名。该村是禹州市53个省定贫困村之一,全村建档立卡246958人,已全部脱贫。201911月,禹州市审计局派驻高振国同志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坚持把第一书记的职责扛在肩上,团结村委一班人、以单位为强有力后盾,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推进了杨圪塔村的社会经济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2020年,带领杨圪塔村“两委”和全体党员成功创建许昌市“创五好,强双基”的五好村党支部。

抓牢夯实基层组织  推动党建脱贫双融合

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将党建与脱贫高度对接,推进脱贫攻坚。协助镇党委顺利实现村“两委”换届工作,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健全完善工作制度、议事制度;围绕脱贫攻坚党员作用发挥开展支部述职考评和民主评议党员,切实将“四个意识”体现在助力脱贫攻坚行动上,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纳入村级班子年度考核;将“一编三定”、积分管理与“三比三提升”、“四帮一联”、主题党日、五面红旗争创活动相结合,提升村两委成员素质能力,为帮扶村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打下基础;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作用,引导村民与时俱进地学习党的政策和致富信息;组织做好“一编三定”、结对联系贫困户、困难户,设置脱贫致富岗、经济发展岗、文明建设岗、民事调解岗、安全稳定岗、村务监督岗、环境卫生岗、流动党员岗、人才回归岗等多个岗位;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推动党支部发展预备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开展“三比三提升”活动,切实发挥党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及服务设施,全力打造全市党建示范点,发挥好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等综合功能;发挥党员干部“火车头”作用,依托“豫征农业”让党员当先锋、干部作示范,与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有机融合,形成了党员干部用心帮、贫困群众用力干的脱贫攻坚大合唱。

谋思路见行动  致力于精准扶贫

围绕“五个一批”,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制定发展规划,全力实现乡村振兴。结合村情,制定工作计划,着眼长远、立足现实,把示范带动,产业兴旺、增加收入、提升农民素质作为努力方向,找准发展新路子;发展特色产业。选准活性炭生产加工项目和高效农业的发展思路,推动以农业生态为基础的休闲旅游项目,鼓励扶持豫征农业、杨周葡萄园不断发展壮大,让扶贫产业“落地生根”;培育5名致富带头人,让扶贫产业“枝繁叶茂”;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扶贫产业“绿树成荫”、惠及群众;落实帮扶措施。“从群众中路到群众中去”,摸排情况、掌握实情,认真分析贫困现状,“一户一策”“一户多策”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实施工作台账动态管理。实行精准引领,做到一户一策一计划。抓住“智志双扶”这个动力,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实现稳定脱贫。选树了尤国兴等脱贫致富典型,上级奖励了杨宏敬老孝亲道德示范户。狠抓定期和不定期突击考评,把贫困户积分管理办法真正落到了实处,进一步加强了教育引导、政策引导和典型引导,营造了浓厚的自强不息、脱贫光荣的良好氛围。

心系贫困情注帮扶  全力做好惠民实事

以群众最为关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协调项目不言苦,遇到挫折不言弃,跟进项目不言累。2020年,为助力村里调整种植结构,切实解决3500亩耕地灌溉问题,提高特色农作物的经济效益,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修建拦河坝,作为2020年杨圪塔村高标准农田项目主要工程,铺设管网30000余米,投资500余万元,目前已建成使用,受益村民2272人。认真倾听群众心声,帮助村“两委”健全和落实村干部值班、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民事村办等制度,提供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主动带头值班;落实残疾人、五保户、孤儿、“三留守”人员等特殊群体的各项保障政策,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鼓足“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干劲,增强“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韧性,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贫困户贺栓紧老人与独生女贺燕相依为命,作为第一书记对待这一家就像亲人一样,为老人安排公益性岗位,帮助贺燕先是从跟着驻村工作队练习打字和表格制作学起,熟练掌握了电脑技能又把她推荐到镇劳动保障所上班,让孩子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个家里又有了欢声笑语。脱贫户杨红雨做生意欠下几十万元债务,不得己到上海打工,小女儿和年迈老父亲杨金海成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高振国书记了解情况后,多次到他的家里看望,并同原第一书记冯民召副局长多次到学校见老师和校长,说明学生的现状,帮助申请了困难学生补贴。贫困户杨军70多岁,母亲92岁高龄,每隔几日高振国书记就到他家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贫困户杨红甫二次创业有成,新建的住房在村里气派。四口之家三人残疾的户主杨宏,一改消沉麻木状态,积极外出打工,改变了家庭面貌。年近七旬尤国兴不服老,把养殖业搞得风风火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拔出了穷根。

紧扣乡村新风尚建设  提升治理能力与水平

围绕取信于民的目标,时刻提醒村“两委”规范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落实好党务、村务公开等制度。组织村两委、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外出观摩学习,争创五面红旗,提升治理水平。推动开展植树造林、秸秆禁烧、环境整治、爱心捐助等各类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督促编制《村级旅游规划》,运用第一书记项目资金,开展垃圾池改造提升和广场游园建设项目,指导开展村庄环境卫生治理,动员干部群众搞好村庄净化、硬化、绿化、美化,改善村民人居环境;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制定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净化风气、培育文明村风,展示村民的良好精神风貌。广场舞大赛多次获得市、镇两级表彰。数十年如一日照料公公婆婆的好媳妇吴大画、张爱汁分别被授予禹州市第三届和第四届“十大孝星”,评出“五美庭院示范户”60户、“好媳妇”11人、“好儿子”2人、“好妯娌”10人、“孝星”8人;落实矛盾调解化解制度,及时妥善处理矛盾纠纷,树立了新风尚,营造了文明和谐的乡村环境。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高振国同志就是这样心系杨圪塔村、情系贫困群众,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抒写出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绚丽诗篇!“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只是做了一个共产党人应当做的事情”,高振国同志朴实无华的一句话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期间正是他的坚守与付出,所在的杨圪塔村成为苌庄镇的一张“名片”、成为一致公认的明星村。(起草人:高向民  审核人:胡坤亮)